高僧的一席话。可谓一语破的。其实遇事生气与否不在事儿本身。而是在于自己对于这件事儿的感觉和态度。在于自己修养水平的高低。大诗人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好朋友。有一次他和佛印禅师一路坐禅,想试试佛印的禅性到底如何,便问佛印说:“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像什么?”“我看你像一尊高贵的佛。”佛印说。苏东坡说:“我看你怎么像牛粪呢?”“哦,是吗?”佛印神情依旧,没有丝绝不快的显示。苏东坡说:“你尊我为佛,我却说你是牛粪,你不生气吗?”佛印说:“我为什么要生气呢?我应该高兴才是啊。因为自己是佛。所以看他人也会像佛:自己是牛粪,所以看他人才是牛粪。”苏东坡听后虽有一丝不快,但对佛印的高深修养和见地却敬佩不已。
我们都是伟人,很难达到佛印和苏东坡那样高深的德行修养。世事纷扰,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,要做到碰到什么烦心的事都不生气,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。但我们应该尽量做到不为琐事和不顺心的小事而生气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处于情绪低潮中的人,不仅自己轻易生气,而且会迁怒周围的人和事物,正所谓“一人向隅,举座为之不快”。
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在《现实生活中调查准则十诫》中曾经说过:“一发怒,数到十再开口;如果非常愤怒,就数到一百。”一位大学教授对此心领神会,他介绍自己控制坏情绪的经验时说:“每当我生生气怒时,就闭口不言,纵然发言也不超过三句。一个人生气时很轻易失去理智,意气用事,讲出来的话大多是气话,甚至是错话、脏话,就会使局面更糟。为了不让怒气坏了正事,在恼火的时候我宁可尽量少说话。”
生气和愤怒最好的解救之药是延宕,伴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逝,怒气会大大减缓淡化,甚至烟消云散。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告诫人们:“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像愤怒的情绪那样更快地损耗一个人。”如果你生气和发怒一分钟,便失去了六十秒的幸福。聪明人是不应该犯用他人的不对来惩罚自己的错误的。